李宗仁评价汤恩伯

李宗仁晚年提起台儿庄战役,指责汤恩伯在三令五申之后,仍在姑婆山区逡巡不进,"最后,我训诫汤军团长说,如再不听军令,致误戎机,当照韩复榘的前例严办,汤军团才全师南下"。言下之意,汤恩伯避战不前,表现很糟糕。李长官在回忆录中说尽汤恩伯坏话,当年可不是这样的,他打电报给蒋委员长,一个劲夸汤恩伯好样的。真的,千真万确!电报内容都在档案馆存着呢。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之后,李宗仁致电蒋介石,"汤军团长恩伯指挥主力迂迴枣峄,行动敏捷,侧击敌军,果敢攻击,获取胜利之基础";认为汤和负责防守台儿庄正面的孙连仲一样,"忠勇奋发,指挥洽当,寔己开国军胜利之途径,袍泽奋门之楷模,恳予特别褒奖"。汤、李二人的恩怨本质上还是蒋介石和李宗仁的内部争斗引发的连锁反应。汤恩伯虽然不是黄埔科班出身,又曾经是孙传芳手下的人,这种背景的将领原本蒋介石是看不上的。

李宗仁评价汤恩伯图1

汤恩伯和李宗仁究竟有着怎样的恩恩怨怨?

1938年4月6日,台儿庄战役以中国军队的胜利落下帷幕,此次战役,可谓是兵力财力都充裕,蒋介石也亲自上阵,可见此次战役的重要性,而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许多人的名声开始打响,李宗仁、张自忠等成为了大英雄,但是同样出力卖命打仗的汤恩伯却落得了一世骂名。

李宗仁计划让汤恩伯的军队南下,实行自己“包饺子”攻坚战的计划,但是汤恩伯并没有听从李宗仁的话,他并没有南下。因为他认为如果他的军团仍然奉命南下攻击濑谷支队,侧后的坂本支队肯定会出兵夹击。这样一来,汤恩伯军团肯定会被夹击,最终全军覆灭,而对于汤恩伯的这一想法却没有人知道,大家都认为是汤恩伯自己胆小怕事犹豫不决。

李宗仁乘着老蒋手下黄埔精英所剩无期逼迫老蒋下野,他如愿以偿当上了坐上了一把手的位置,但是对于“代总统”这个职称还是膈应得慌。当然,老蒋也没有诚心让位给他,他在下台之前还给汤恩伯找到了个非常合适的职位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汤恩伯本就和李宗仁不对盘,当然不会听这个代总统的指挥。汤恩伯不去守江防也不去守南京,而是去上海掩护蒋经国将财产全部转移到了台湾。李宗仁因心力交瘁引起了胃溃疡,住院了一个多月。这个时候的老蒋还几次三番催促李宗仁去台湾,蒋介石最终在台湾召开国民大会,罢免李宗仁副总统一职,李宗仁只得前往美国。1965年,李宗仁回到祖国。他的回忆录中是这么写的。

李宗仁评价汤恩伯图2

一半是老蒋可用之人不多了,一半就是成心的,汤恩伯怎么可能听“李代总统”的指挥,完全就是牵制桂系的大将。汤恩伯坚决执行幕后老蒋的命令,不守江防,不守南京,主力全部后缩到上海周边,掩护蒋经国抢运黄金白银美钞和其它重要物资去台湾。汤恩伯自己的下场也不好,解放战争中表现一塌糊涂,使得蒋介石不满;在河南扩军又引发蒋介石的猜疑,之后蒋介石就开始对付他了,孟良崮之战后。蒋介石竟当着众将领的面,勒令对孟良崮惨败负有责任的汤恩伯跪下,举起手杖就打,致使汤恩伯满头是血。汤恩伯挥师南下,迂回从侧翼攻击日军,与孙连仲对日军形成包围之势,最终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惨胜。

为什么大敌当前却意气用事?这就是国民党的派系斗争了。我们知道,汤恩伯与蒋介石是老乡,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校友,多年跟随蒋介石鞍前马后,已成蒋介石谪系和心腹。而李宗仁作为桂系,军阀出身,与蒋介石明争暗斗多年,汤恩伯虽被调至李宗仁的第五战区,但汤恩伯依然唯蒋介石之命是从,对李宗仁则认为对就从,认为不对就不从,而且从者少而不从者多,蒋介石对此心知肚明,却听之任之,这就是汤恩伯在台儿庄一战中按兵不动的基本原因。台儿庄一战,中方伤亡5万多将士,代价是惨烈而沉痛的。

辛亥革命爆发,汤恩伯在武义读小学,当时老百姓响应革命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剪辫子,汤恩伯看到人家剪辫子,他没经父母同意,就用割牛草的弯刀将自己的辫子给剪掉了,也够当机立断的。

21岁时,汤恩伯做过一件轰动全县的事情。他从杭州私立体育学校读书回家,在路上听朋友说,朋友的父亲因与当地一有名的恶霸发生冲突,被恶霸恶人先告状,告到县里,正在法庭受审,因恶霸买通了法庭,朋友的父亲,即将判刑入狱。

李宗仁评价汤恩伯图3

汤恩伯听说后,非常气愤,审判的当天,汤恩伯去旁听,就在要判决的时候,汤恩伯从外面抱起一块大石头,气愤地砸向了审判席,把法官当场砸伤,法庭顿时大乱,汤恩伯乘机跑得无影无踪。这充分显示了汤恩伯嫉恶如仇的性格。

汤恩伯留学日本,也是一堆励志故事。汤恩伯有理想,也有机遇,更有执著精神。他一直想到日本留学,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进日本最著名的军校:日本士官学校。汤恩伯父亲是农民,当然没钱送他留学,当时恰恰有一个童姓同乡,要送儿子去日本留学,苦于无人同伴,听说汤恩伯想去,就答应给汤资助学费,让他给儿子当伴读,汤恩伯就这样去了日本留学。

然而,进士官学校,必须有中方的大军阀或大官僚保送,汤恩伯也没有,所以这次留学,他入了明治大学学法科,主修政治经济。但这不是他的兴趣,所以不久就回国了。回国后,再三给军阀孙传芳写信,请对方保荐自己入日本士官学校,但无果,后辗转请求浙江前任督军吕公望,得到了吕公望的保荐信。有了信,却没有学费,他在同学的建议下,向素不相识的浙军第一师师长陈仪求助,不想竟然得到了学费资助。就这样,经过不懈的努力,1925年,汤恩伯终于东渡扶桑,入日本士官学校第十八期步兵科学习。汤恩伯原名克勤,为感谢陈仪的慷慨相助,特改名恩伯。可见他也是一个重恩有义的人。

李宗仁评价汤恩伯图4

而让汤恩伯背负如此罪名的则是李宗仁的晚年回忆录中的记载,他认为汤恩伯是故意不南下,而他这一举措很有可能会导致全盘皆输,李宗仁和汤恩伯是刻骨仇敌,汤多次和李作对,双方积怨10多年。李自然不可能说汤的好话,还说汤恩伯故意坐视杂牌军拼光。但是这样却让汤恩伯白白遭受骂名,李宗仁的好友白崇禧却对这件事表达出汤恩伯的做法是正确的。

长期以来,一直有种观点认为在台儿庄大战中,李宗仁只能指挥杂牌军,却指挥不动蒋介石嫡系部队汤恩伯。

汤恩伯部不听调遣,增援不力,尤其在川军血战滕县时,汤部作壁上观见死不救。此说法在纪实文学中大行其道,后来竟被不少学术著作采用,但史实并非如此。恰恰相反,正是由于汤恩伯部的主动出击与孙连仲部的坚守不退相配合,最终造就了台儿庄的惨胜。

李宗仁评价汤恩伯图5

总结:至此以后,李宗仁就和汤恩伯不对付了!

应该这么问吧,李宗仁和汤恩伯到底有着怎样的恩怨?李宗仁晚年提起台儿庄战役,指责汤恩伯在三令五申之后,仍在姑婆山区逡巡不进,"最后,我训诫汤军团长说,如再不听军令,致误戎机,当照韩复榘的前例严办,汤军团才全师南下"。言下之意,汤恩伯避战不前,表现很糟糕。
李宗仁评价汤恩伯图6
1939年随枣会战,据《李宗仁回忆录》,按照第五战区作战计划,"待我军正面将敌人主力吸入随枣地区后,汤军团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自桐柏山冲出,一举截断襄花公路,会同正面我军,将敌人包围而歼灭之"。汤恩伯不同意,"不行,不行,你不能胡乱拿我的部队来牺牲"。李宗仁很脑火,"在任何战争中,当前线危急之时,部将不听主官约束而擅自行动,都是犯法的。可是抗战期中,如胡宗南、汤恩伯等,皆习以为常"。
李宗仁评价汤恩伯图7
不过我挺呐闷,李长官在回忆录中说尽汤恩伯坏话,当年可不是这样的,他打电报给蒋委员长,一个劲夸汤恩伯好样的。真的,千真万确!电报内容都在档案馆存着呢。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之后,李宗仁致电蒋介石,"汤军团长恩伯指挥主力迂迴枣峄,行动敏捷,侧击敌军,果敢攻击,获取胜利之基础";认为汤和负责防守台儿庄正面的孙连仲一样,"忠勇奋发,指挥洽当,寔己开国军胜利之途径,袍泽奋门之楷模,恳予特别褒奖"。
李宗仁评价汤恩伯图8
这⋯⋯看完电报我毫不犹豫点了"赞"。但是几十年后,李长官怎么就突然改口了,汤恩伯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几乎一无是处,你说这是什么仇什么怨?我的"赞"要不要取消呢,好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李宗仁评价汤恩伯图9
对了,前几天,我有一位朋友去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参加活动,看到关于汤恩伯的展板内容,还是充分肯定中央军在台儿庄战役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显然,纪念馆并未跟着《李宗仁回忆录》照本宣科。因此,我们在分析所谓李、汤恩怨时,还需疏理档案文献尽量回到历史现场去评判。同意的朋友请点赞,请转发,不同意的朋友可以拍砖。

李宗仁评价汤恩伯图10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天一生活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yigo.com/baike/3916.html

(0)
上一篇 2022-11-29 12:35
下一篇 2022-11-29 12:54

相关推荐